近日關注7258國標的朋友都有注意到,在新版GB 7258-2017中規定“總質量大于等于12000kg貨車應裝備右轉彎音響提示裝置的要求”,考慮相關標準尚處于空白狀態,因此,國家汽車噪聲標準研究工作組正在緊急研討制定《車輛右轉彎提示音要求及試驗方法》國家標準,為新版GB 7258-2017貫徹、實施提供標準支持,并有效保障行人、非機動車等道路使用者安全出行。
前些日子,為降低工程車事故發生率,臺州臨海頭門港交警在臺州全市首次給工程車裝“右側感應雷達”,有效防控了因右盲區產生的交通事故悲劇。
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型工程車輛造成的傷人車禍中,多數是車輛右轉時的內輪差(內前輪與內后輪轉彎半徑之差)引起的。因為這個區域是司機視線的盲區,也稱“死亡盲區”。
近日,首批安裝“右側感應雷達”的工程車,在臨海交警大隊頭門港中隊接受車檢,10多名工程運輸企業負責人和車隊長前來“圍觀”,頭門港中隊長李慧軍現場進行雷達感應靈敏性試驗,并向他們介紹了工作原理。
工程車上裝“右側感應雷達”,靈感哪里來?
“最初,我們在如何平衡高安全隱患與生產需要這對矛盾上絞盡腦汁,通過安全教育、嚴格路面管理、GPS后臺追蹤監察等辦法促安全。”李慧軍說,最后,他們從小型車輛倒車雷達得到啟發,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成功將設想變為如今的“右側感應雷達”。
據介紹,這種感應雷達在有物體靠近右側車廂時,能幫助司機“看見”后視鏡里看不見的東西,以聲音以及更為直觀的距離顯示提醒駕駛員周圍障礙物的情況,彌補工程車右側位盲區缺陷。
“在實際操作中,光線的變化對感應雷達沒任何影響。暴雨等惡劣天氣也不會對感應雷達造成多大的影響。”李慧軍解釋說,但駕駛員也不能完全相信雷達,因為低矮的石頭、鐵柱或雪堆等,都有可能躲開聲波,讓雷達沉默。
首推檢驗現場,大家都聽得十分認真。“人體一靠近感應區域,蜂鳴器就會發出警鳴聲,并顯示出距車多少米有物體存在,這為工程車安全行駛提供了一定保證。”現場一位工程運輸企業負責人感嘆道。
當然,有傳感器探測外加蜂鳴器報警,可以預防一部分,上文也提到傳感器有可能會受到一些低矮的石頭、鐵柱或雪堆等的影響,所以本次國標討論將制定標準定為在車輛右轉彎同時發出的循環播放蜂鳴報警音,當然如果可以兩個方法同時結合在一起,應該會起到更大作用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